1. 主页 > 中医养生 >

冬病夏治三伏灸,艾灸养生顺天时!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三伏时节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艾为纯阳之物,在阳气最旺盛之时施“三伏灸”,可将双重阳气作用于体内渗入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所,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寒逐湿、鼓舞阳气等,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三伏天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艾灸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特别是家有老人,三伏天来艾灸肚脐(神阙穴),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医治常年累月的虚劳诸疾,还可预防保健,回春延年。

  三伏天做艾灸是最好的改变虚寒体质,祛湿驱寒养生的方法,为您分析几种夏季常见亚健康问题,并且如何利用艾灸帮你一起守护阳气,健康养生

  炎炎夏季,很多人会选择躲在冷气充足的室内,然而走到室外时又瞬间感受强烈的热流,冷热交替,温差极大,很容易引发感冒及周身酸痛,这种情况以肩颈部最常见。因为颈后部属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寒邪入体太阳最先受之。而督脉则主“一身之阳”。

  艾灸方法: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艾灸仪灸每穴施灸30-50分钟。

  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艾灸方法: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艾灸仪灸每穴施灸30-50分钟。

  夏季湿气重,是微生物等活动频繁的季节,细菌、真菌、蚊虫、螨虫活动能力增加,故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杜绝皮肤病的重要点在于:保持居室整洁和自身清洁,天气晴好时,应勤晒衣物、被褥,不给致病生物营造生长环境。饮食清淡,尽量避免饮酒、吃牛羊肉等发物。对于婴幼儿,应保持其皮肤的干燥,防止湿疹等疾病的诱发。对于内有湿浊,外受风寒引起的舌苔白腻、怕冷,甚至便溏型荨麻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也可以采取艾灸的方法缓解和治疗(但仅限于寒湿型)。

  艾灸方法: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艾灸仪灸每穴施灸30-50分钟。

  夏季腹泻的病因多为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导致寒湿或湿热内生,从而诱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发生。而素来就脾胃虚弱,经常便溏者,则更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阳气。应该吃温热的东西,拒绝吃冰箱取出的冷饮、生冷食物,夜间尽量不持续开空调或调高空调温度,并注意睡眠中裹好腹部。除此之外,您也可以从夏至起每日艾灸,以保护自己的阳气。

  艾灸方法: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艾灸仪灸每穴施灸30-50分钟。

  女性每到经期就怕凉、痛经,总感觉小腹凉凉的,或者宫寒不孕,伴有性欲冷淡、月经后错、稀发,经量少,经色暗,腰部冷痛。不妨也趁夏至阳气旺盛时赶紧艾灸,温一下自己的阳气吧。

  艾灸方法: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艾灸仪灸每穴施灸30-50分钟。

  2、无论天气多么炎热,身心却是舒畅无比。艾灸可以充盈元气阳气,夏不怕热,冬不怕冷,精力旺盛。人们常用“神奇”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3、三伏天艾灸祛病愈病快速,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时机。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冬病夏治三伏灸,艾灸养生顺天时!

  5、修心养性的收效时机。三伏天艾灸,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智慧越来越多。所以,“三伏灸”即能祛病、又能强健身心,真正意义的修心养性。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509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