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肚脐只对减肥有用,但实际上它是中医治病之要穴。在中医学中,肚脐被称作“神阙”,它是人体361个穴位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
这样一个外露的穴位,在婴儿时期,是联通母子、输送血液到全身的生命起源;等我们长大了,它就变成母亲送给我们的一份健康大礼,是我们健康的保护神。通过肚脐来治疗,叫做脐疗。可以用医师方子自己操作,非常实用,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防病治病方法。
由于脐带是胎儿从母体摄入氧气、营养物质的通道,脐疗的治疗原则是以肚脐为中心向全身输送气血,通过中药辨证论治达到治疗效果。
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肚脐若为正圆形,女性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则表示精力充沛、血压正常,五脏六腑都很健康。
腹泻分为三种,湿热型、寒湿型和脾虚型。湿热型多是病毒性腹泻需要抗病毒药物,抗生素也无效,但如果是寒湿型的腹泻则可以适用脐疗方:
大葱100g,食盐若干,一起炒热后用布包裹,热敷于腹、背和腰部;将大蒜适量捣成泥状,贴在两足心及脐部。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王世彪老师推荐三个方子给我们针对失眠调理,失眠分三种:心烦多梦、体虚难眠、血不养心大便结燥。
酸枣仁10克,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养心安神,生津敛汗。
之后再用食指的指腹按在肚脐眼中央,反过来再按揉五十下,这样脐的中央我们按揉到了,五脏功能正常了,人的精气血就充足了,病就不容易得,寿命就会延长。
另外,双手叠交在腹部按摩,逆时针为“补”,顺时针为“泻”,可以交替方向按摩达到“平补”、“平泄”,这个方法可以缓解小儿消化问题。
用冷水煮鸡蛋,煮到开锅的时候,把鸡蛋拿出来,这时候鸡蛋是七分熟的。把鸡蛋从中间一分两半(注意不要去掉外壳),放凉到适合的温度,用其中一半捂在肚脐上。
因为带着外壳,再用手捂着点,所以它保存热量的时间比较长。鸡蛋是补肾的良药,放在肚脐上,可以补肾、健脾、养生,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热敷肚脐的方法是常见的。比如吸了凉气,可以在炉灶前自己的手先烤热,然后用手捂在肚子上,捂过几次之后肚子就好了。可以把食盐炒热了,用袋子一装,然后放在肚脐上。
总之,热敷肚脐,可以让气血循环比较流畅,那么很多的疾病就可以预防,五脏六腑就可以得到调节。所以说这是一种简易的非常有效的抗衰老的方法。
用肉桂、丁香、吴茱萸、红花这四种药,磨成粉末,用黄酒调好,贴在肚脐上,再用热敷的方法加助它发散药力。
在月经来之前7到10天开始做预防性治疗,到月经周期结束算一个疗程,治疗两到三个疗程,就会发现痛经的情况大有缓解,甚至不再复发。方法非常简便,但疗效非常明显。
用中药贴肚脐,还可以消除腹胀。腹胀产生,往往是由于消化不良,吃完饭以后因为不能快速运输到肠道,人就觉得胃胀难以忍受。
健脾行气、帮助消化是第一位的,可以选择莱菔子这味中药。把莱菔子先研成粉末,越细越好,然后用黄酒来调一下,黄酒温通,行血、行气的作用会很好,再加上莱菔子就可以健胃消食。
贴在肚脐上四到八个小时,贴上去之后你很快就会感觉到肚子咕噜咕噜响,等胃里面食物消化了,它就不响了,肚子也就舒服了。
多为脏物和皮脂类分泌物形成坚硬的脐石,擦伤局部而继发细菌感染。肚脐局部红肿糜烂,分泌物呈脓性,有恶臭。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外涂抗生素油膏治疗有效。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守住人体一个点,管五脏,通全身,赶走8大病!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