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食补看这里!这段时间的饮食养生原则,可以参考《云笈七签》中提到:“季秋节约生冷以防痢疾。勿食新姜,食之成痼疾。勿食小蒜,伤神损寿,魂魄不安。勿食蓼子。勿以猪肝同饴食,冬成嗽病,经年不瘥。勿食雉肉,损人神气。勿多食鸡,令人魂魄不安。”
民间俗谚云:“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后一般是进补的好时节,此时应以保暖润燥、健脾养胃为主,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雪里蕻,少吃冷硬食物,忌强刺激、暴饮暴食,还要注意胃部保暖。
霜降时节进补,讲究因人而异,脾胃虚弱者、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进行食补时,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应选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以及食温热熟的食物,以汤类、粥类最为适宜,既营养滋补,又利于吸收,可增强体质,保持旺盛活力,预防和减少疾病。
中医认为,秋季对应肺脏,五行属“金”,此时的中药养生适合的是“平补”,可选择一些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功效的中药进补。
功效:孔最穴位于腕横纹上七寸桡侧,经常按揉孔最穴有肃降肺气、清热止血、润肺理气的功效,还有很好的止喘效果。
霜降时节昼夜温差增大,阳虚体质者要注意添加衣物,特别要注意颈部、脚部和胃部保暖,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天气渐冷,不要赖床贪睡,这样有害身体健康。
阴虚体质者虽喜凉畏热,但不宜过度秋冻,因为过于忍受寒冷则会耗伤阳气,导致阴阳两虚。从此节气开始,应注意保暖,着衣被以不出汗为度。另外,因干燥感到浑身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搔,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应勤用保湿护肤霜,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别忘了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以养阴气。
血瘀体质者霜降时节进补一定要注意清淡稀软。可以多吃点性温热而又不偏燥的食物,如核桃仁、黑豆、花生、扁豆、酒酿、糯米、牛肉等。还有平时家常的黄豆、黑木耳、熟藕、山药、胡萝卜、大枣等,可以常常煲汤炖粥。
此时要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储备能量,气虚体质者宜小进补,重点是养阴益肾。常吃鸭肉、牛肉、鲤鱼、山药、黑豆、大枣、核桃、葡萄、玉竹、沙参、百合等。可以加入汤、粥中,既暖脾胃,又去秋燥,还能缓解口干、便秘。
气郁体质者这时容易肝郁、气滞、津伤,因而此节气宜以疏肝理气、温润、养阴精的食物为主,如芹菜、豆豉、萝卜、柑橘、荞麦、菠菜、茼蒿、韭菜、橙子、菊花、玫瑰花、陈皮等,还应适当增加养血润燥之品,如葡萄、猪肝、鸭血、鹌鹑蛋等。另还可将益气养胃的木耳、花生、核桃、大枣、蘑菇等煮成汤食用。
此时可以适度进补,在以五谷杂粮为主的同时,适当的吃些肉类来温补。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脾气强健,也是改善痰湿体质事半功倍的机会,粥和汤中可以加些茯苓粉祛痰湿。饮食要增咸、酸味,比如小米、大麦、栗子、榛子、鸭肉、皮蛋、海带、墨鱼、橄榄、梨、苹果、山楂等。
运动是祛肝中湿郁的好方法,在冬季到来之前,湿热体质者抓住最后的机会,去运动吧。无论在室外还是室内,每天保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都是必须的。
各类过敏容易在疲劳或者受凉时发作或加重。所以特禀体质者既要通过运动改善体质,也要注意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不要过于疲劳,适合选择运动强度适中的活动,如慢跑、太极拳、保健操等。同时因秋季多风,气温变化大,也要注意保暖防风。
为了储存冬天的能量,养生中有“贴秋膘”的说法,所以秋天是一年当中最适合“大鱼大肉”的时候,但是气虚体质的人需要注意,不要跟一般人一样随意大吃大喝,要讲究方法。一般来说适合吃一些温阳、补气、养肾的食物,比如各种豆类、小米粥、大枣、百合、沙参、玉竹等等。
霜降之时已进入深秋,此时饮食养生应讲究平补,以生津润燥为主,可多吃些白薯、山药、藕、蜂蜜、大枣、芝麻、核桃等生津润燥、固肾补肺的食物。
此外,霜降时节常用的进补中药有麦冬、百合、地黄、甜杏仁、玄参、川贝母、白果、西洋参、党参、白术等。但是要注意的是,像老人和小孩不能补过了。
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因为,秋季进补是为冬季进补打基础的,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就是说,冬季进补能不能达到高效,关键在于脾胃是“受补”还是“不受补”。
饮食上,可常食用有益于健脾的山药、薏米、红枣、四季豆等。还可食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芡实。芡实的吃法很多,如虾仁炒芡实、冰糖桂花煮芡实、芡实粥等。
另外,霜降节气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复发的高峰期,此时如饮食不当则极易引发脾胃疾病。因此,霜降饮食应以健脾养胃为主。此时应多吃些豆角、苹果、芥菜等,同时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也是这时的进补佳品;少吃辛味的葱、姜、蒜、辣椒及寒凉的食物,如海鱼、虾、各种冷饮及凉茶等,以免伤胃引发疾病。最后,还应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如山楂、五味子、柿子等酸味食物,以收敛阳气。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