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马上就到了,作为夏的初始,养生很重要,但是该如何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立夏养生需专心,这句话几乎可以概括整个夏季养生的特点,不过这个专心并不是指认真,养生小知识,而是心脏的这个“心”。
中医理论中将一年划分为五季,你没看错,不是一年四季那个分法。它们分别为春、夏、长夏、秋和冬。配以五脏,分别予以使人体阳气“生、长、化、收、藏”的重托。
正如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夏季养生的重点就在于养心,并注意顾护阳气。
立夏养生首先应从情绪控制开始。心理能够影响生理,长期的情绪失控必然导致生理上相应的改变,这个观点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并开创了新兴的身心医学学科。
夏季气候逐渐转热,人的情绪也会随之呈现出焦躁的变化,这正是中医所说心气旺的表现,不能任由其发展,应通过改善自我情绪来调整。
立夏后,人体新陈代谢变得活跃起来,室外活动也开始增多,活动量随之增加,加上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尤其应调整好作息时间,以顺应夏季气候炎热和白天较长的特点。
居室内需保持通风良好,若太阳太大,应适当遮阳,在上午九点到晚上六点间关闭门窗,拉上浅色窗帘,保持室内清凉。
饮食原则为“少苦多酸,清淡为宜”。夏季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之说。此外,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故孙思邈主张:“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同时,夏月阳气处于生长旺盛的阶段,饮食不可过寒,以免损伤阳气,如《颐身集》指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
冷食不宜多吃,少量则不碍事,吃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
闽南有在立夏之时,备办猪肉、猪肚、猪腰、鸡蛋线面送娘家食用的风俗,称之为“补夏”,并有“冬季补立冬,夏季补立夏”的说法。
这正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要求,究其实,立夏之时,正是人体阳气由初升至渐强的节点,此时加以补养,对人体阳气的振奋和养护更为有效。
总结起来说,立夏的养生要点在于注意养心,调控情绪,晚睡早起,饮食清淡,以酸为佳,适当进行耐热锻炼,在此基础上还可合理补夏。需要明确提出并注意的是,切忌贪凉冷饮以伤阳气。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立夏养生要专“心”,中医教您轻松度夏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5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