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中医养生 >

每月一道最佳养生菜,吃对当下,百病不生!

  中国人讲究吃,也爱吃,逢年过节也都是走亲戚窜门,离家的游子更是馋于家乡的味道,于是吃遍家乡美味,热热闹闹的才算过了年。

  无论大葱还是小葱,营养都是很丰富的,口感也是最嫩,而且葱的刺激感教之其他季节偏弱,因此这个时候的葱最香,尤其适合生吃。

  正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是风寒感冒的高发时期。因此应注重对阳气的养护,以保养人体正气,抗衡阴寒之邪。应适当吃些益气通阳的食物,有助于预防风寒感冒。

  葱味辛,性微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散通气、发汗抑菌、解毒和舒张血管的作用。临床上自古就把葱作为治疗外感风寒、阴寒内盛、腹泻等病的一味良药。

  中医认为,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可见二月的春韭菜口感好、香气浓,营养价值更高,对人体的健康也最有益。

  韭菜为辛温补阳之品。春天人体肝气偏盛,过盛则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吃韭菜刚好可以益脾健胃,平衡肝脾。

  韭菜富含纤维素,促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的形成和排出,可防治习惯性便秘,预防肠癌。另外,嚼食少量韭菜还有助于促进误吞异物随大便排出,故有“洗肠草”之称。

  《本草纲目》记载,苋菜“味甘性凉,补气除热,利在小肠,治初痢”。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止泻、消炎消肿、通利小便等功效。

  民谚“南蕹西芹,菜蔬之珍”,说的就是蕹菜是菜中佳品,蕹菜俗称空心菜。清香淡雅、清脆爽口,容易消化,营养价值较高。

  中医认为,每月一道最佳养生菜,吃对当下,百病不生!空心菜味甘性寒,入肠、胃经。具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便秘、便血、痔疮、蛇虫咬伤等。空心菜性寒,体质虚弱、脾胃虚寒、便溏腹泻的人不宜多食。

  《本草纲目》记载,葫芦味甘、淡,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止渴除烦,通淋散结的功效。葫芦富含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和预防癌症,其含有的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

  中医认为,丝瓜味甘性凉,有清热利湿、凉血化瘀、止血之效,常食能顺气健脾、化痰止咳。但是,过量食用可滑肠致泻,脾虚便溏者不宜大量食用,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也应少食。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具有滋阴凉血、清热化痰、养肝明目、消食的功效。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起到一定的减肥作用。

  竹笋虽好,但过量摄入会对肠胃造成负担,鬼溃疡、胃出血、肾炎、各种结石者应慎重食用,消化不良、脾虚、儿童老年人也不宜多食。

  中医认为,芋头性平,有宽肠通便、解毒、补中益肝肾、消肿止痛等功效。对于大便干结、甲状腺肿大、乳腺炎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芥蓝味甘、运动养生!辛,性凉,具有解毒利咽、顺气化痰、平喘、除邪热、解疲劳、清心明目等功效。同时对肠胃热重、熬夜失眠、虚火上升等很有帮助。

  农历十月,天气转寒且干燥,人们易出现口干唇裂、便秘、心烦等问题。芹菜质地鲜嫩,能够清热解毒、开胃健脾、去除空腔异味、增进食欲。

  中医认为,芹菜性凉,具有清热除烦、凉血止血、利水消肿的作用。可辅助治疗早期高血压、便秘、高血脂、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头痛、失眠等。芹菜虽好,但脾胃虚弱、大便稀溏和通风患者不宜多食。

  中医认为,大蒜味甘、性辛温,可温中消食理气,解毒杀虫。现代医学证实,大蒜具有抗癌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降血脂,并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杀灭作用,同时富含丰富的抗病毒成分。

  大蒜虽好,但实热体制、阴虚火旺体质者不宜多食,特别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便秘、胃酸过多者、肝炎、肾炎、甲亢、痛风病人及眼疾患者不宜食蒜。

  寒冬腊月,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赞誉“百菜不如白菜”。老话也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

  白菜性平、味甘,具有同利肠胃、生津止渴、消食下气的功效,常吃可以滋养肠胃,对于有胃肠溃疡、消化不良、大便干燥、口干舌燥等的人尤其适合。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541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