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中医养生 >

最好的进补就是在对的时间,吃了对的食药!

  最好的进补就是在对的时间,吃了对的食药!说到进补,当然是中医最擅长的。但是,中药品类繁多,进补不能见什么好,就吃什么,要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秋冬季节,进补一些作用温和的滋补性中药对中老年人最为适宜。滋补性中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滋补阳虚类中药:阳虚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无力、饮食搭配。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大便溏薄、小便频数等,可选用鹿茸及其制品、三鞭制剂、金匮肾气丸、壮阳滋补类药酒等。

  滋补气虚类中药:气虚表现为气喘乏力、少言懒语、神疲肢软、嗜睡眩晕、不思饮食等,可选用人参及其制剂、蜂王浆、补中益气丸等。

  滋补血虚类中药:血虚表现为心神不宁、心悸难眠、神志萎靡、面色无华、指甲苍白等,可选用阿胶、当归及其制剂、十全大补膏(丸或酒)、养血归脾丸等。

  滋补阴虚类中药:阴虚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五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银耳、冬虫夏草、石斛等。

  进补虽好,但进补时,需明白补药也是药物,同时也有适应证、禁忌证,应严格掌握。必要时,还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此外,除必要时服用外,老年人不宜过分依赖补品。更不要乱补。因此,以下的进补禁忌,还是需要知道的:

  一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进补。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人参价格高,又是补药中的圣药,所以服用的人就多。其实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

  三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一般人们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专家认为,药补、食补、神补三者不能互相代替,只有以三种方法互相配合才是最好的调补方法。

  祖国医药早就提到药食同源,卫生部已先后公布了78种既是食品又可作为药品的清单,食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如青菜、白菜、五谷类等,它为人体提供能量和生物酶,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另一类是具有药性的食品,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绿豆、西瓜、荷叶为寒凉,葱、姜、羊肉为温热。韭菜、胡椒为辛味,蜂蜜、大枣为甘味,乌梅、山楂为酸味,苦瓜、杏仁为苦味,海参、海蜇为咸味。食品同样有药性亦可用于补虚疗疾。

  相对于药补,食补有几个优势:一是食品一般无毒,而药则不同,“是药三分毒”。《内经》中曾有记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古人因此提出“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这说明以谷、肉、果菜疗疾养生不会损伤正气。二是食品的取得较为容易,价廉物美。三是处方配方,加工烹调,随心服用亦较自由。

  至于“神补”,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大脑与人体内部器官密切关联,人可以通过静养、气功、太极拳、陶冶情操等方法保持愉快和满足的好情绪,用意念调节的方法使内部脏器活动取得平衡,最终以“阴平阳闭”而起到治病强身作用。

  专家表示,“神补”既不花钱又容易学,但决不能因此认为“神补”可以代替食补和药补,应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调补方式,三种方法互相配合才是最好的调补方法。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545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