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白露之后,天地阳气开始收敛,此时肾也开始收纳阳气了。肾脏的阳气就是我们身体里的小太阳,温煦我们全身,如果能量储备不足,没有足够的气血来御寒,到了冬天就会很难过,怕冷,感冒也就来了。
方法:脚跟抬起,直到你的腿酸到不能坚持,然后轻轻砸到地上,感觉到一定的震感。如此抬起—放下—抬起—放下,连续做7下,也就是佛医堂的实修课上多次讲过八段锦中的“背后七颠百病消”。一次可以多做几组。
肾经起源于足部,抬抬脚跟就可刺激肾经,使肾经收纳阳气,改善手脚冰凉、容易疲乏等问题,同时还刺激了脚底的补肾大穴——涌泉穴。
又到了可享受泡脚的时候了,晚上坚持用温热的水泡脚15到20分钟,水没过脚踝,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可以做两件事:搓腰,搓耳。
手搓后腰: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补肾壮腰,加固元气,还可防治腰酸。相当于是服了“补肾药”。有的人得了鼻炎,鼻子不通气,坚持搓后腰,鼻子也渐渐通了。
搓搓耳朵:“肾开窍于耳”,把耳朵搓热,搓红,能有效补养肾气。不限于泡脚时分,随时随地都可以搓捏耳朵。
“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寒从脚下起。地面的寒气已能渐渐感觉到。而脚心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犯,穿有一定厚度的鞋子,护脚踝的袜子,保护脚心脚踝。
1、大枣生姜汤:主要原料为大枣、生姜、红糖,具体做法是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坚持服用。经常喝大枣生姜汤之所以能改善手脚发凉的症状。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发挥姜辛温而行,枣甘温而补之意,共同促进气血的流通,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手脚自然也就随之温暖起来。
汤中的红糖也具有补中、养血、活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实,生姜所含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运动中枢有直接兴奋作用,可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血行旺盛而使络脉通畅,进而改善体表循环,使人感觉全身温暖。
2、姜丝爆羊肉:羊肉切薄片。生姜切细丝。锅内加油少许,起旺火,待油冒青烟时,入花椒、八角,炸出香味,入姜丝略炒,加入羊肉片翻炒,加入盐、味精,出锅时淋麻油即可。
b、吃芝麻、花生: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营养,可以帮助维生素B的吸收,加强神经对抗寒冷的能力。维生素E还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强肢体末梢儿的血液循环。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秋冬手脚冰凉 中医教你调肾经收阳气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