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中医养生 >

二月二,龙抬头,饮食有节脾不愁

  二月二,龙抬头,饮食有节脾不愁龙抬头(二月二):古代称为“中和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新年,自腊月初八就开始,直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结束。

  一些昆虫动物在节气惊蛰时就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重新开始活动,于是得名为“惊蛰”。而因为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一般在“惊蛰”节气的前后,大部分昆虫从二月二就开始蠢蠢欲动,粮食虫、蛀虫均在此列,于是就有了“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的说法。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中医养生,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满族二月二有熏香的习俗,持金锭香或绿香从院子各处一直点到室内,有缝就插,这一天也被称为熏虫日。

  枸杞春月生嫩芽,采叶名为天精草,可生或晒干食用。性味苦甘而气凉,入肺、肾经。能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过劳)、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风(酸痛)、消热毒、散疮肿;作饮代茶止渴、消热烦、益阳事。春季身体常感觉酸痛时,可至中药房或草药店购买干枸杞叶(天精草)1斤,研磨成细粉末,每次泡澡时用1至2碗量倒入澡盆中搅匀浸泡。

  清末《燕京岁时记》中记:“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每到二月二,家家户户都以面条、炸油糕、烙饼之类的面食为主食。此时要注意,容易春困的人一般为脾虚,节日时更要节制饮食。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以免形成成“食积”,损伤脾胃功能。

  春季为肝之所主,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这段时间就要避免再摄入过量的酸味食物而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吃食选择糯米、黑米、高粱、粟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肉类如牛肉、猪肚;鱼类如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

  药王孙思邈养身妙方:漱玉津——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12 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 圈。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可以强健肠胃。

  龙须饼是北京地区特色传统小吃,形似龙须,香甜酥脆。不过其实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面食来作为节日食物,但大都与龙有关。都普遍把吃食得名称里加上个“龙”字。如吃水饺叫做吃“龙耳”“龙角”;吃春饼叫吃做“龙鳞”;吃葱饼叫做“撕龙皮”;吃面条叫做吃“龙须”;吃米饭叫做吃“龙子”;吃馄饨叫做吃“龙眼”。

  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当地农民每年“二月二”都有“围仓”的传统,他们在自家院子或大门前用土或草木灰画圈做“粮仓”,大圈套小圈,再画上“仓”的梯子,最里面的小圈里放上一把五谷杂粮,寓意来年五谷丰登。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56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