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传统习俗里融入了中医养生的内容。祖祖辈辈生活在我国广东与福建交界处的潮汕人,总结出许多养生的好方法。今天小编带大家揭秘潮汕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服养生食疗方。
擂茶是潮汕的特色,也正是有擂茶,让潮汕地区的人得以长寿和健康。“擂茶”,让很多身处异乡的潮汕人魂牵梦萦,因为这是潮汕所特有的养生法。
擂茶的做法是:把乌龙茶简单泡一下,然后放进一种类似于花盆一样的土钵中,将其捣碎成糊,再把芝麻、爆米花、花生末等材料放进去,然后用开水冲成糊糊。潮汕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喝这种擂茶。
擂茶可以让乌龙茶的营养充分被吸收,不但非常暖胃而且有强健骨骼,避免肝胆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同时,擂茶的通便作用也特别明显。
青春期里的孩子常常容易躁动,所以青春期降燥就比较重要了。对于青春期躁动的孩子,潮汕地区的家长们爱用芒果叶和薏米熬水,这样的茶水清热利湿降燥,对青春期的孩子很有好处。
此外,潮汕地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父母往往务必按照作息时间约束子女,每日三餐须按时吃,夜晚还要注意夜宵的营养。
专家提示:青春期是孩子长身体的重要时期,调理好胃口对于营养的吸收很重要。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调一些凉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和保健。
潮汕的新媳妇过门,必须要带着一只小公鸡和一只小母鸡,由陪嫁舅(新娘的弟弟)带来,之所以要带两只鸡,因为结婚以后,新娘子就要开始吃“鸡酒”了。
在中医的观点里,鸡肉是温补的,酒和醋也是如此,三种东西搭配好了,可以温暖子宫,帮助子宫内膜调理,疏通输卵管。
鸡酒的做法不难,把鸡肉炒熟炒透,再放入米酒和醋来炖,炖到酒气和醋味完全融合在鸡肉里即可。潮汕人用米酒,也有客家人用黄酒,但是具体方法差异不大,作用原理也相似。
潮汕的女人常常光着脚干活,寒气不免从脚下而来,因此有一些人痛经和例假不正常。那么在要小孩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女子就要吃一些“鸡酒”来温宫,做好怀孕前的准备。“鸡酒”还能治疗痛经,效果非常好。
怀孕之前的时候,女人要吃很长时间的“鸡酒”,这样才可以保障顺产,也保证日常生活少发生痛经情况。
一般来说,鸡酒也适合其他寒冷地区的女人,尤其是阴冷湿寒地区的女人,吃吃鸡酒,对身体的温补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养阳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早睡早起,管家婆也就是丈夫的母亲,会赶着小夫妻早早去睡觉,早晨会早早叫起来,这是为小夫妻着想,也因此,潮汕的女性给人留下了爱管事的印象。
“姜醋”有着去寒收敛健脾开胃的作用,化恶露,补钙,在产前可以抵抗妊娠反应,促进孕妇的食欲。而在产后,则有很好的下奶作用,因此,潮汕的女人在怀孕以后“姜醋”是必须要吃的食物
姜醋的做法是:把鸡蛋用文火煎,把边煎得略有点焦,然后盛放在碟子里,接着锅里放上油和姜丝小炒,然后放一碗水,把鸡蛋也放进去一起焖,再放一些家乡的醋,用小火焖至蛋黄变得酥软。
此外,潮汕地区产后的妇女还有用益母草水洗澡的习惯,就是用少量益母草烧水,煮水煮开,放温再洗,可以防止产后病,要洗上一个多月。
如果有条件的话,姜醋最好是经常吃一点,产前和产后一个月几乎每天必吃,对孕产妇的营养补充最好,也是在月子中最温暖的补品。
专家提示:在产前的一段时间,也有一些人家会准备一些新鲜的海虾晾晒成虾干,每次把虾干5~6个和鸡蛋在一起蒸,可以补充产前的营养,更可以和姜醋交替互补,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
潮汕地区的妇女吃苦耐劳,很多更年期时候还在干活,养生常识,加上长期精神紧张,更年期崩漏情况很多。过去,很多潮汕人会喝益母草和红糖一起煮的水。后来因为益母草使用不规范的原因,有条件的家庭开始用当归和红糖熬水。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药疗不如食补 来学学他们一生的保健方法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