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中医养生 >

雨水养生三重点,做好健康一整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是反映雨量变化的节令,表示从这以后,我国广大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时节,天气也渐渐回暖,气温将有所升高。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养生秘诀。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平时可多吃些诸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山药100g、腰果70g、银耳(干)6g、枸杞10g、南杏5g、秋木耳(泡)20g、大豆卵磷脂2大勺、温水500ml

  雨水时节,还要防治“倒春寒”。这是因为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 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所以这里还要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同时,致病的细菌、病毒也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呈现暴发流行的态势。所以,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雨水养生三重点,做好健康一整年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583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