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中医养生 >

“中秋养生”好时节,古书早有记载了!

  《黄帝内经·八正神明论篇》记载:“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中医学讲究“天人相应”,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消长、经脉气血的循环流注以及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都有明显的时间节律,这个节律常随着自然界的日月运行、昼夜更替、季节变迁的节律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所以主动适应自然的时间节律,因时养生,有助于健康。

  除了我们经常听到、谈及的“昼夜晨昏,作息规律”“ 春夏秋冬,四时养生”等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外,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按月养生”。

  按月养生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有了认识和阐述。满月时,由于人体气血充实、肌肉皮肤致密、腠理汗孔闭合,此时人体即使遇到外界病邪的侵袭,也较为表浅而患病轻微。月亏时,因为人体气血衰弱、肌肤弛、腠理开泄,所以此时遇到贼风邪气的侵袭,多是病位深在而患病急重。

  现代亦有研究发现,月亮盈亏不仅造成地球上潮涨潮落,还对人类健康有一定影响。如月亮的盈亏会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内科疾病的发生、女性的经带分泌及妊娠分娩等。

  由于月亮的盈亏影响着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因此在治疗疾病、养生保健方面应该根据月节律、月亮的盈亏变化等时间节律因时制宜。

  朔日即新月,是在农历初一前后。此时月缺无光,人体白天阳气渐弱,夜间阴气渐虚,人的精神、体力较差,机体抵抗力下降,肺心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易于发生和加重。

  养生有招:可适当减少工作、学习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普通人群宜注意补气养血、扶正固本,如可于朔日前后两三天,根据需要食用红枣花生龙眼汤(红枣、龙眼肉各15克,花生仁50克,加水煮熟饮汤)以补养气血;坚持晩上9点~10点就寝前拍打后背,先拍打正中,再拍两侧,从上至下50次~100次。由于背部有心俞、肺俞等脏腑腧穴,通过拍打刺激能振奋心阳、肺气,有助于夜间体內血液运行的畅通。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此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避免风寒等邪气的侵袭,亦可根据需要于朔日前后每天服用三七粉(1克~3克,早晨一次服完,或早晨、临睡前分次服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减少疾病发生、减轻病情的作用。

  望日即圆月,是在农历十五前后,此时月圆光亮,精气充足。人体白天阳气旺盛,夜间阴气充盈,人的精神亢奋、体力较强,机体抗病能力增强;但是由于血气上浮,一方面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病症高发,另一方面高血压病、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咯血等病症也容易在此时发作和加重。

  养生有招:望日人体阳气旺盛、阴气充盈,人们精神亢奋、体力较强,可适当增加工作、学习时间,适当减少睡眠时间。普通人群,此时可加强运动锻炼,慎服用补药,否则补益过度,“月满而补,血气洋溢”,易引起人体阴阳失衡,不利健康。对于在望日前后易于发作和加重疾病的患者,在望日前应注意静养,稳定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注意预防性用药,同时尽量不吸烟、少饮酒,“中秋养生”好时节,古书早有记载了!切忌进食辛辣或过于温补的食物,以防加重病情。高血压病患者可于朔日前两三天清晨食用雪羹汤(荸荠、海蜇头各30克,加水煮熟饮汤),荸荠凉血解毒、降气通便,海蜇头补心益肺、滋阴化痰,有助于滋阴潜阳,预防望日血压升高。脑血管疾病患者,可在午睡前、晚睡前两个时段按摩足部涌泉穴50次~100次,能起到补肾降逆、调血宁神的作用。

  上弦月即农历初七前后,从上弦月到圆月,月亮由缺到圆、月光由暗到亮,人体之气也逐渐旺盛、充盈,人们精神良好、体力充沛,抗病能力较强。

  养生有招:普通人群可适当增加工作、学习时间,减少睡眠时间。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出血性病症等患者,不要进食过于辛辣刺激或过于温补的食物,要稳定情绪,调节恼怒、郁闷等不良情志,以免加重病情。体质虚弱尤其是经常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和儿童,在弦日前后要注意气候冷热变化,适时防寒保暖。由于背部胸廓内有心肺等重要脏器、背部脊柱两侧有心俞穴、肺俞穴等脏腑腧穴;双脚位于下部属阴,俗话说“寒从脚下生”,因此防寒保暖应特别注意背部与双脚的保暖。

  另外,根据需要,可食用“黄芪杞菊茶”(黄芪、枸杞子、黄菊花各10克,先用水煮黄芪、枸杞子20分钟,再加菊花煮5分钟,加入适量冰糖调味,代茶饮用)或中成药“玉屏风散(颗粒)”,以补肺益气、增强抵抗力。

  下弦月即农历二十三前后,从圆月到下弦月,月亮由圆到缺,月光由亮到暗,人体之气亦逐渐虚弱、衰减,人们精神、体力较差,机体抵抗力较弱。

  养生有招:普通人群可适当减少工作、学习时间,适度增加睡眠时间。贫血、低血压,以及气血不足、脾肾虚弱等患者, 此时段可进行食补或药补,有助于气血的充盛、脾肾等脏器的强健,有益于疾病的痊愈康复和虚弱状态的改善。可根据需要食用当归炖乌鸡(当归10克,乌鸡1只,加水炖煮,食肉饮汤)补血益精;或使用黄芪蒸鸡(黄芪10克,母鸡半只,上笼蒸制,食肉饮汤)益气升阳;或艾灸足三里(点燃艾条,置于足三里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让人只觉有温热而无灼痛,一般每次灸10分钟左右,每日1次)强健脾胃。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饮食养生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594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