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也会沸腾,于是此起彼伏地出现很多痘痘。
4、胸闷或刺痛。心脏内出现瘀血也是一种毒素,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车,轻一些的是胸闷,重一些的则会出现刺痛。
鱼际穴是手中的“保命穴”,位于手掌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线中点。经常按摩鱼际穴可以养心、护心,预防心脏病,帮助心脏排毒。一般每天1—2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中午11~13点是心脏最强的时间,也是心脏最佳排毒时间,可以适时按摩这两个穴位,也可以吃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例如茯苓、坚果、黄豆、黑芝麻、小枣、莲子等。
1、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中医认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脏蓄积时,指甲上会有明显的信号;
2、乳腺出现增生,经前乳腺的胀痛明显增加。乳腺属于肝经循行路线上的要塞,一旦肝经中有“毒”存在,乳腺增生随即产生;
3、情绪容易抑郁。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一旦肝内的毒不能及时排出,阻塞气的运行,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
4、头痛,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还会出现痛经。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自己的后院就会先着火。
太冲穴在足部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的凹陷处。经常按揉此处有舒肝理气、通调三焦气机等功效。肝火旺、容易发脾气时,也可以按揉“太冲穴”。
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一侧太冲穴,3分钟后换另一侧,两侧交替按摩10~15分钟,按揉时感到轻微酸胀就行了。
2、脂肪堆积。脂肪在中医里另有一个名字:痰湿,是由于脾的消化功能不佳,不能及时把垃圾毒素排出体外而产生的。有效的减肥必须围绕恢复脾胃正常代谢痰湿的主题来做,否则就会反弹。
3、口气明显,唇周长痘或溃疡。口唇周围都属于脾,当脾中的毒素无法排出体外,蓄积的毒素就要找机会从这些地方爆发出来。
商丘穴,意指脾经的热散之气由此快速通过,是健脾化湿、通调肠胃的要穴。位置在内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该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钟左右,两脚替做。
脾脏最佳排毒时间是在餐后。因为餐后是最容易产生毒素的时刻,食物如果不能及时的消化或是吸收,毒素就会积累很多。除了饭后走一走,还可以在饭后1小时吃1个水果,甘味健脾,帮助健脾、排毒。
1、皮肤呈锈色,晦暗。中医认为肺管理全身的皮肤,皮肤是否润泽、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当肺中毒素比较多时,毒素会随着肺的作用沉积到皮肤上,五脏之毒不排,全身加速衰老!使肤色看起来没有光泽。
2、便秘。中医认为,肺脏和大肠是一套系统,当上面肺脏有毒素时,下面肠道内也会有不正常淤积,就出现了便秘。
3、多愁善感,容易悲伤。毒素在肺,会干扰肺内的气血运行,使得肺脏不能正常舒畅胸中的闷气,被压抑得多愁善感起来。
按压合谷穴可增加体力肺气,有利肺脏;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为合谷穴。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以感到酸胀为度,但孕妇慎用。
肺脏最强的时间是早7点~9点,此时最好能够通过运动排毒。在肺最有力的时候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排出毒素的功能。
3、容易疲倦。身体内的毒素消耗了肾的能量,肾脏提供的能量减少,于是出现体倦,神疲思睡,四肢无力。
涌泉穴是补肾固元“长寿穴”,经常按摩涌泉穴,可激发肾经的经气,疏通肾经的经络,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和机能活动,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肾脏最适合排毒的时间是早晨5~7点,身体经过一夜的修复,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肾脏,所以早晨起来最好喝一杯白水,冲刷一下肾脏,将毒素排出体外。
五脏之毒不排,会加速全身的衰老。身体上的五大黄金穴,排出五脏之毒,清扫体内垃圾,让你多活10年不止!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