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进补易跑偏,正确进补大盘点进入秋天,气候呈现出两个特点:燥与凉。首先说秋燥。入秋之后,人们普遍会感到秋天的燥气,特别是北方地区更为明显。人体也容易出现各种缺水的症状。第二个特点是凉。俗话说,春捂秋冻,但身体羸弱者以及老年人、儿童等,不宜过分追求秋冻,以免感受寒邪,诱发各种疾病。此外,秋分之后脾胃也易受凉,患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
秋季在五行中属金,五脏对应于肺。很多人认为秋天养生就是要养肺。实际上,任何一个季节的调理都应该是综合性的,因为五脏是相互关联、相生相克的,只有五脏相安无事,机体才能健康。秋天在养肺的同时,也要注重补肾、调理脾胃、梳理肝气。比如多吃辛辣导致肝火旺盛,不仅伤肝,还会伤害脾胃和肺,所以,秋天的身体调理一定是综合的、平衡的。
提醒:西洋参茶主要用于气阴两虚而实火内盛者及肺肾阴虚火旺者。因此,如果患有虚寒病的患者应该注意,尽量不要饮用西洋参茶。另外,西洋参及西洋参制品每日用量5克足矣,切勿乱自服用。
功效:菊花茶可清热解表,清肝明目。适宜在秋天感冒、发热、微恶风热、口干、尿黄、舌质红、苔薄黄时饮用,也可用于高血压初期出现头痛、目赤等症状时饮用。
这类人比较多,多以年轻人为主。这类人在秋季会口臭、口干、唇干、上火、口角烂、牙龈烂、便秘。普通的秋季“润食”已不能缓解这些症状,因此需要喝一些中药泡饮,可以选择金银花3克、黄苓3克、麦冬3克、桔梗3克、甘草3克、菊花3克冲泡,症状如还不能缓解可以再加大黄1~3克。另外,在饮食上可以吃杏仁,还可以吃带苦味的蔬菜如苦瓜、油麦菜、白萝卜、黄瓜等。
此类人在这个季节除有“秋燥”的普遍症状外,还伴有五心烦热(胸心、手心、脚心)、心烦、傍晚脸红等。这类人平常要加养阴的药:枸杞5克、麦冬5克、黑玄参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喝。
气虚体质的人出来平时会有秋燥的症状之外而且还会有气弱、脉弱的现象。这类人进补的话,可以选用沙参、麦冬、桔、甘草3、再加西洋参片一起泡茶喝。
此类人除了有“秋燥”症状外,还会有胃寒、舌苔白、怕寒、怕冷,不能吃凉食,皮肤干裂。因此这类人不能吃凉药、凉食,要吃白色润肺的食品如豆浆、牛奶、甜杏仁、银耳、百合、白梨,但寒体的人在吃百合、白梨时一定要煮一下,这样能达到不寒而润的效果。另外可以多喝银耳百合小米粥。在药饮方面,可以采用西洋参3克、桔梗3克、麦冬3克、生姜3片、干草3克,泡水喝。
这类人肺胃燥热,表现症状鼻子干、嗓子干、大便干,没有口臭,牙龈不烂,可以多吃润肺,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藕粉、冰糖银耳、秋梨、香蕉、蜂蜜。可以采菊花2克、麦冬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喝。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