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很多注重养生的人会在冬季格外注意调养。那么冬季养生到底该怎么吃?重点应该保护哪些脏器呢?
粥在世界各国都是比较受欢迎的饮食,但是在中国,粥却被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在其所著的著名中医食疗养生著作《随息居饮食谱》里面称“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明代医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介绍药粥种类多达62种。特别是在冬季,热腾腾的粥品更是人们的喜爱之物。根据体质的不同,饮用不同颜色的粥,能达到冬令进补的效果。
有的人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常出现手足冰凉、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各种不适,其实这可能是贫血的信号。这类人群以女性居多。贫血主要表现为手足冰凉、皮肤干燥、头晕怕冷等。由于冬季的主气是寒,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使得这些症状表现得更为明显。
医生介绍说,贫血的种类很多,但女性中常见的贫血大多属于缺铁性贫血。这与女性的特殊生理特性有关:女性每月的月经会损失一部分铁;怀孕、哺乳会把自身体内的铁储备供给宝宝,女士在这个阶段特别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因而,先天有“贫血基础”的女士在冬季可以喝红色食材为主的粥来驱寒保暖。此外,对于气血亏虚导致体寒的男性也适用。
红豆、红枣、枸杞搭配的粥就是不错的抗寒暖身的粥品,煮粥的方法与一般粥的制作没有太大差别,红豆和红枣最好先用冷水泡一晚。这三味食材都可以补益气血。需要注意的是,有实热和上火症状的要少喝,因为这种粥偏温补。
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比如肾阳虚的人就特别容易怕冷。这类人群天气寒冷的时候更应该重视补肾益气。饮食上,可以喝点“黑色粥”。比如黑芝麻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等功效。还有黑豆、黑米等,可放一起熬成粥食用,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医生提醒大家,慢性肾病以及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者不要盲目食用黑豆,以防加重肾脏疾病。
冬季很多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这类人最喜欢喝粥来养胃。但是哪种粥最养胃呢?大家可以试试小黄米南瓜粥这种“黄色粥”。做这种粥与一般的煮粥方法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南瓜要先去皮切成小丁,养生技巧。以便煮粥的时候更好地释放其中的有益成分。
小黄米南瓜粥含维生素和果胶,有助于吸附细菌及重金属,如铅、汞和放射性元素,排出毒素。这种粥能温补脾胃,增强人体抵抗力,其所含营养能快速被人体吸收,及时补充能量,有效预防冬季感冒。南瓜所含果胶能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并且能促进胆汁分泌,加速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冬季人们容易受凉感冒,加上常在暖气房里待着,进进出出,冷热交替,可能诱发咳嗽等症状。由于冬季相对干燥,肺病科主任医师李芳说,中医认为“燥邪伤肺”,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喝一些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白色粥”,最具代表性的是银耳百合莲子粥。
这种粥的制作程序是,先把银耳、百合提前用冷水泡发备用。大米煮开后,把百合、银耳撕成小块与莲子一起加入煮沸,小火煮3分钟左右即可。银耳、百合有助于润肺、润燥、止咳,特别适合用来改善肺燥咳嗽、虚烦不安。这种粥适宜清热润燥,所以,肺寒的患者不适合多吃百合银耳粥。
提起绿豆粥,很多读者的第一印象是夏季的明星粥品,因为中医认为绿豆能“清暑热,静烦热,润燥热,解毒热”。但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绿豆也适合冬季补充营养。因为绿豆的营养价值比鸡肉还要好,你的体质适合喝什么颜色的粥?明代李时珍称绿豆为“食中要物”。除了绿豆,豌豆也比较适合冬季爱美人士食用。
《本草纲目》里记载,豌豆具有“祛除面部黑斑,令面部有光泽”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润泽皮肤的作用。用豌豆粉洗浴,可去除污垢,面色光亮。冬季食用含有绿豆及豌豆的“绿色粥”,对于增加钙质和润肤都有好处。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zy/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