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上了点儿岁数晚上起夜次数多是很正常的,也就很少有人因此而就诊。实际上,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健康的老年人起夜次数就“应该”多。
由于很多老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夜里气温较低,特别是遇到大风降温天气,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从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脑溢血和心肌梗死发作的机会。
此外,冬季夜里因排汗减少,饮水量减少,再加上老年人口渴的感觉较差,水分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或病情恶化。
入冬以后气温下降,老年人的一些疾病或不适更容易发作,比如浑身酸痛、尿频、心绞痛、哮喘等都会在夜间不请自来。那么,老人如何才能一夜酣眠呢?
在面对一些常见的夜间突发疾病时,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对方案,就可能在危险时刻救老人一命。今天教给大家一些正确的应对方法:
冬季养生着眼于“藏”,精神活动方面也要尽量控制,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人的副交感神经在夜间活跃,但如果它过度兴奋,可能导致夜间血流、心跳较慢,会造成心肌缺血,因此,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比较容易在晚上发病。
③、睡前按摩有助舒缓心脏紧张,方法是:脱衣平躺,搓热手掌,然后用左手掌自胸骨开始,向左侧按摩至腋窝,每天100次。
冬季的衣帽和铺盖的材质大都是比较厚重,而且多棉毛,再加上空气干燥,夜晚气温较低,哮喘特别容易发作!
③、平时可用拇指按摩中脘(肚脐上方五指宽处)、足三里(膝关节外侧凹陷下方四指宽处)等穴道,每次10分钟。
中老年人夜间或清晨常出现起夜,但人醒后从熟睡状态转到活动状态时,如立即下床或动作较大,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老人起床应分几步进行:
②、靠在床头坐三五分钟,使血液慢慢流动,给心脏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缓慢起床过程中,心跳会慢慢加快,让脑供血状况有所改善。
③、老人起床时还可做以下几个动作,例如扩胸转腰,双肩下沉,放松背部,扩胸20次左右;向左右各转腰20次。这些活动有助舒张心血管,增强供氧能力。
②、适当涂些护肤品,如凡士林;饮食宜清淡,不要吃得太咸、太腻,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黄绿色蔬菜;
北方有句俗语热屁冷尿,冬季夜间尤其是老人,睡觉时静脉回流多,血液从四肢流回内脏,更容易比白天产生尿意,容易因尿意起夜。
②、平时应注意下腹部的保暖,每天热敷关元穴(肚脐下四指宽处)及中极穴(肚脐下五指宽处)5分钟,或早晚按摩5—10分钟。
冬季气温变低,血液循环减慢,很多老人还在坚持饭后运动的习惯;但是冬季血管明显收缩,即使不运动血压也比平时稍高,血管弹性也在下降,如果热身不到位,血压容易突然上升,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①、老人冬天最好在9点以后,太阳出来、相对温度较高了再运动。热身活动应适当延长到10~15分钟。
③、将毛巾放在40℃—45℃的水中浸泡,拧干后敷于酸痛部位,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共热敷15—20分钟。
④、还可以用拇指指腹按摩委中穴(膝后菱形凹陷区正中间)、肩井穴(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以有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50次。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养生秘诀,冬天起夜次数多,千万记得这7件事!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j/1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