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四季养生 >

“寒从脚底生”,预防脚部生寒很简单!

  现在穿衣时尚潮流的误导,会给人们一个错误的穿衣方式。无论看各种杂志,或是朋友圈里转发的那些穿衣搭配指南,都是上面穿得保暖,下面穿得“冻人”。比如在春寒料峭——甚至是冬天的时候,一些美女们在上面穿一件羽绒服,下面穿的是小短裙、长丝袜、露膝盖或露脚踝。足踩一双美丽时尚但不保暖的鞋子。

  老人们都知道“寒从足底生,树老根先老。”是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供少且慢,脚的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差。

  地属阴,脚接触的地气最多,如果不注意足部的保暖,阴寒之气会从脚,蔓延到脚踝、小腿、膝盖、大腿,再深入我们的脏腑里面。当人年老阳气衰弱时,如果年轻时不注意脚的保暖,会早早拄上拐杖,甚至在轮椅上度过晚年。年轻是遇见寒冷,总觉自己可以咬咬牙抗过去,但到中老年后,各种关节病就会找上门来。

  比如冬天手脚冰冷,你身上的阳气只够温暖五脏六腑,不达四体末肢。睡一晚起来,脚还是凉的。喝水稍多则小便清长,容易有疲劳感、胃痛、腹泻、腰腿痛等。

  对中医有些了解的朋友,对艾叶一定不陌生。自古以来,便有“艾治百病”一说。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因功效多,又被称为“医草”,艾是爱的谐音,代表着伟大的母爱,如大地般无私的赐于万物生命而不求回报。所以它能除阴寒,给人体送来舒适的温暖。

  台湾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用艾叶煮水泡脚可以驱除人体内的寒气。在每个中药店都艾叶卖,价格也不贵。

  通过静坐、站桩的方法,使自身寒热对流,可以上焦的火热,引到脚上,来暖下焦的寒。因为现代人饮食工作生活习惯等原因,多是上热下寒体质。其实只要保持我们脊柱呈“直”的状态任何一种静态的动作,保持住,都可以使人体产生寒热对流。

  跺脚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动作要点是,将脚抬离地面四五十厘米,用劲跺下来,使全身得到震动。这样左脚跺四五十下,再换右脚,每次跺个十几分钟。这样的震动也可以驱除由脚而生的寒气。

  去菜市场买一个小点儿的擀面棍,将脚踩在擀面棍上来回滚动,可以刺激足部的各个穴位,也达到疏通经络,驱除寒气的效果。

  用我们的手来搓自己的脚踝,寒从脚底生,这里很容易郁堵住。这是一个修佛居士教给我的方法,他们在寺院里使用,治好了不好病,甚至是癌症。所以平时我们要多搓搓自己的脚踝部,保持这里的经气流通。

  要穿透气性能好的棉袜,秋冬季节更是要注意脚部保暖,容易出脚汗的人要勤换袜子。爱美的女性朋友更是要注意下身衣着的保暖性能,因为下焦寒会引发许多妇科病及生育方面的问题。

  冬至将至,天地之间阴寒大盛,此时更是要注意我们脚部的保暖,免得寒气从脚往上蔓延。治病不如防病,养生更要护生,学习正确生活理念,纠正保健误区。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寒从脚底生”,预防脚部生寒很简单!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j/103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