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四季养生 >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大暑怎么过,快进来看

  按照中医理论,季节和五行五脏是对应的,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是夏季养生关键点。且大暑节气前后,炎热的程度达到高峰,心脏病患者在这个时候要分外小心。

  高温天气,人容易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

  如果出汗太过,容易造成脱水,使血液浓度升高、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在此时保养好心,帮助排出寒气,可以增强心在冬天的耐寒能力,减少在冬天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让心安然过冬。

  保持不急不缓、心平气和的状态。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也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大暑时节达到一年最热的时候,出汗量明显增加。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

  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一起泡茶喝,有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是夏季非常简单且实用的养心茶。

  粳米250克,荷叶50克,白砂糖20克。将鲜荷叶洗净,剪去蒂及边缘;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荷叶盖于粳米上;用武火烧沸,再改用文火熬1小时;粳米熟透揭去荷叶,放入白糖拌匀,停火即成。

  俗话说,“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大暑时节,应适当晚睡,但不应超过23:00,早上应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适当补偿。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大暑时节恰是三伏天,暑气较重,酷热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会让人胃口不好,容易腹泻,严重时会出现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情况,舌苔常比较黄腻。舌苔黄腻代表湿热之气较重,要清暑利湿,健脾养胃。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选择吃一些清热消暑、芳香化湿、健脾养胃的食物及药物,如薏仁、白扁豆、粳米粥,以养脾胃。此外,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平时可适量食用枸杞子、生地、百合等,以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大暑前后,雨水明显较多,潮湿的气候让不少人的身体频繁出状况:湿疹、上火、腹泻等。其实,这些都是湿气太重所致。所以,此时养生还要注意“祛湿”。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外界湿气诱发内湿,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平时要适当开窗透气,让空气流通,带走室内的湿气。

  其次,别穿没有干透的衣服,别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的水分,吹干头发。还要避免淋雨,别让水分湿气包裹着身体。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过多食用。在吃黄瓜、大白菜、苦瓜等寒性蔬菜时,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比如一些女生在夏天喜欢穿露脐装,这样很容易让肚脐受寒,肚脐一旦受寒,腹痛腹泻在所难免,若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另外,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大暑怎么过,快进来看……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的人,一定要注意全身保暖。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祛湿方法,特使是长期呆在空调房中的白领,通过运动流汗祛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对于健康十分有益。在夏季如果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健康度过大暑,这个炎热的夏天也就快熬过去啦!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养生技巧,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j/104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