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四季养生 >

“艾”在三伏,一年中最好的艾灸季节

  “艾”在三伏,一年中最好的艾灸季节今年的三伏天一直要持续到8.25号,整整40天。听起来是不是酷热难耐,光想想就觉得可怕?老实说,我觉得大家应该庆幸,因为这是今年最后一次冬病夏治的机会了……

  三伏天除了贴三伏灸之外,还特别适合艾灸。如果不想一大早就去医院挤着贴三伏贴,或者懒得动手自己做的人,就直接买艾条艾灸吧。借助“艾灸”的纯阳之力和三伏天的“天灸”之力,让体内元气满满。

  三伏天热,暑气马上就到了极致。“暑”与“热”不同,它有“煮”的意思,古人云:暑不离湿。暑湿夹杂在一起,人就容易困倦,吃不下饭,还会长湿疹,整个人都焉掉啦。这个时候需要灸一些可以健脾胃,祛湿气的穴位。

  阳气不足不能充盈四肢,冬天的时候就会特别怕冷,必须要穿的厚厚的,把自己裹成一个球。手脚也特别冰冷, 还会生冻疮,又疼又痒。现在艾灸就需要找到相应的穴位来温补阳气,对抗寒冷。

  冬天总有一些人总是反反复复的感冒,整个季节都是病怏怏的,不见好。这是因为体内阳气虚弱。阳气充足的人,身体强健,抵抗力也比较高,不容易感冒,即使感冒了很快就能恢复,而阳气虚弱的人则刚好相反。

  人会痛经,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子宫寒凉,二是因为有淤血堆积,艾灸是很好的调理方法。可以缓急痛,也可以长期调理。艾灸的原理治疗痛经的原理主要是温经散寒,激发女性身体的阳气。

  艾灸时间:这四个穴位在经期疼痛时艾灸可以缓解急性的疼痛。每个月的经期前10天开始艾灸也能够缓解经期时的疼痛。

  冬天由于天气寒冷,阳气不足,人容易气血亏虚。所以冬天贫血的情况会比夏天要严重一些,脸色看起来会很苍白,没有神采,感觉特别困乏。蹲下去再站起来的时候就会两眼发黑……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或者是营养不良就会引起贫血。在三伏天的时候就要坚持用艾灸来健脾胃,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脾胃养好了,气血充盈之后就不会贫血啦。

  悬灸:手持艾条悬置于穴位上3~5厘米处进行熏烤,使皮肤有温热感但不会感觉灼痛。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皮肤有红晕即可。

  随身灸:把艾柱点燃放入灸盒内,再把灸盒绑在穴位处,热量就可通过灸盒传达进体内。每次每部位20~30分钟,一次可灸数穴,可随时随地进行艾灸。

  如果能悬灸最好,悬灸的药物穿透力更强。但如果不方便,可以使用随身灸。套上防烟袋,还能过滤烟雾。

  贴了三伏贴的当天不能进行艾灸,其他时间可正常艾灸。前3周每周艾灸3次,3周过后每周艾灸1次即可。

  艾灸前: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温度高于体温。刚做完运动出了大汗,或者劳累,精神紧张,饥饿时不要马上艾灸。

  艾灸时:忌喝冷水,吃冷的东西,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灸时最好不要在有风的地方,这样风邪容易进入人体。

  艾灸后:很多人艾灸后会感觉到口干舌燥,这是因为人体的生长和排毒都需要大量水液参与,艾灸让人气血活跃,加速代谢,这个时候最好补充一杯热水。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j/1060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