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最易出肝火 肝火太旺对症下药

  春季最易出肝火 肝火太旺对症下药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又到了容易上火的季节。从中医临床观察来看,每到春季最容易出现的要数“肝火”了。一个人肝火旺,除了容易急躁发怒外,还会有下列一些症状。

  肝火上攻耳窍,导致耳鸣,其特点表现为时作时止,声音如雷鸣声,轰轰作响,或如潮声,声音大,音调高。另外,可伴有易怒、面赤、口苦、胁痛、食疗养生,耳窍胀塞等症状。洽宜清肝降火,可遵医嘱用龙胆泻肝丸治疗,每日1次,每次6克,连服3日即可。

  由于“火性炎上”,且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所以肝火上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目赤(即眼睛发红),或伴有眼睛肿痛。除此之外,还可见肝火的其他一些表现,如面红、口苦等。此时,可以泡菊花茶(一般用杭白菊3—6克),先用热气熏眼睛15分钟,再频频饮茶。严重者可选择清心明目上清丸,每日1~2次,每次6克。

  中医经络学认为,肝经上行于巅顶。肝胆之火沿肝经上炎从而导致头晕眼花。可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颧赤、口苦目眩、舌质红等。治宜清肝泻火为主,用牛黄上清丸,每日1~2次,每次6克。

  多因肝火上扰清窍所致。清代《类证治裁》记载:“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偏头痛、前额痛、头顶痛、烦躁、易怒、睡眠差、脉弦等。治宜清热、疏风、止痛为主,用黄连上清丸,每日1—2次,每次6克。

  入睡困难肝火内扰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入睡困难。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而成。中医认为肝藏魂,肝火旺则神魂不安,症见夜卧不宁、容易惊醒、口渴多饮、大便干燥、胁肋时胀或小腹隐痛。治疗可选用复方芦荟胶囊,每日1次,每次1粒,连服2日即可,可清火、通便、安神。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j/185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