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2016年无冬,尤其是南方地区,春节刚一结束,便是草树绿春。不少人开始觉得昏昏沉沉,疲乏不堪,开工、上学都打不起精神来。究其原因,除了节后综合征的因素,其实更多的是春困作祟。
春困,又称“春天疲劳症”,是人们所熟知的一年里“春困、夏乏、秋盹、冬眠”最早困扰身体的季节性征候问题。
冬天相对低温,人体自然皮肤汗腺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入春气温渐升,人体皮肤逐渐舒展,毛孔逐渐打开,汗腺、血管开始舒张。这样一来,体表的供血量是增加了,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了,可人体供血量相对固定,因此供给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大脑供氧相对不足,导致大脑工作受影响,此时如果再进行耗氧量大的活动,更容易感受“大脑缺氧”状态,严重者甚至影响人体生物钟。
一是冬天为了御寒,人们会较偏好进食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羊肉、酒类、火锅等,人体易出现中医所称的“燥热”现象,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情绪,出现劳累、嗜睡、失眠、头晕、工作精力不集中等问题,积累而发表现为“春困”。
从冬至春,尽管气温回升中,但很多家庭或办公楼依旧不敢大开窗户,或者全年是空调运作,因此空气流通不畅,二氧化碳增多,大脑缺氧,加重“春困”症状。
都市办公族或学生们,因为长期坐在椅子上,双腿下垂,血液经常停滞在脚部,也会使脑部缺血;久坐导致的血液循环不良还能导致全身疲倦,困意浓浓,头脑混沌。
每天早晚坚持进行头部按摩,春困来袭,越睡越困?快来试试这四招解困能够消除大脑困倦。方法如下:用双手十指指端由前向后、由中间向两侧用力按摩10次;再短距离往返搔抓3次;最后轻缓按摩5次。
与头皮操类似的,还可以做拳头按压,释放疲惫。即拳头握紧,放在耳朵斜后方,靠近颈部中央的头骨位置,闭上眼睛,头往后仰,感觉拳头支撑着头部的力量,放松,甚至可以用手指头轻敲颈部下方到乳头的黄金三角胸腺区,可即时舒缓胸闷郁结之气,胸阔气顺,充满精神。
解春困,最宜加大感官刺激。春季是适合外出的季节,空闲时不妨走到户外,欣赏自然风光。多做远眺能给视觉带来良好刺激,有助消除春困。
春天,饮食上应多吃新鲜、易于消化的蔬菜,如胡萝卜、荠菜、小白菜、荸荠等。烹饪时加些葱、姜、蒜等佐料,也有祛湿、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当头脑混沌不清时,不妨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让左脑得到适当的放松。此时可以听听音乐、做做运动,让右脑得以启用。
一般而言,春困发作,睡上个五至十分钟就可缓解进而较为清醒,但如果一天发作几次甚至更多,要警惕“发作性嗜睡”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别一味当成春困。尤其是明显出现白天困倦、乏力、嗜睡,晚上却鼾声如雷,甚至呼吸间歇性停止者,更应警惕,及早就医。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j/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