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四季养生 >

谷雨养生:重养肝宜健脾,排寒毒防湿邪

  谷雨,“雨生百谷”之意,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雨水滋润大地,谷类得以生长,所以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气温开始回升,降雨增多,空气湿气大,天气变化莫测。因此,谷雨前后,我们应遵循自然节气变化,针对气候特点进行谷雨养生。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人体内的湿气不易排出,如果身体内热和湿气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湿热,容易引起神经痛症,还会诱发老年人关节疼痛、腰背疼痛,或者哮喘发作等,儿童则表现扁桃体肿痛、支气管炎,咳嗽等症。

  此外,过了谷雨便意味着春季快过去了,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另外,谷雨也是生阳气、健脾胃的好时机,千万不可错过。

  艾灸可通经活络、祛湿逐寒,能更好的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使体内阳气提升,提高免疫力。

  春季肝旺脾弱,但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处于旺盛时期,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时正当补身。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盛夏的健康打下基础。

  此季节养生最重要的是健脾祛湿,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祛湿利水的食物即可。包括赤豆、黑豆、薏仁、山药、冬瓜、藕、海带、鲫鱼、豆芽等,比如在早晨煮稀饭的时候,可加一些薏仁、赤豆等。

  同时,要少食酸性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以及绿茶等,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诱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谷雨前后还适宜食用一些能够缓解精神压力和调节情绪的食物。如小麦胚粉、标准面粉、荞麦粉、莜麦面、小米、大麦、黄豆及其他豆类、黑芝麻、瘦肉等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的食品。另外多食用碱性食物有助于缓解人体的急躁情绪。

  俗话说“谷雨寒死老鼠”,说的就是谷雨到来,天气忽冷忽热,应注意保暖。虽然谷雨时节气温会逐渐升高,雨量开始增多,但早晚气温仍较低,因此要适当加穿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风,以防感冒。

  不过宁可多穿,也不愿冻着,说是「春捂」,这样的做法也不妥。15摄氏度是春捂的临界点,超过15摄氏度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就易诱发“春火”。体内产生的热,与潮湿相遇,很容易生病。

  谷雨之后阴消阳长,应早睡早起,不宜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另外,由于谷雨雨水较多,要防湿邪侵入人体,常备风衣、雨具。

  中医中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尤其春日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活动为养阳最重要的一环。

  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等,也可以到野外春游。这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扩大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祛湿排毒,提高心肺功能,使身体与外界达到平衡。

  另外也要重视精神情志方面的调养,做到心胸开阔,保持恬静的心态,听音乐、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以防肝火萌动。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谷雨养生:重养肝宜健脾,排寒毒防湿邪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j/858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