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补更胜于药补,广东人的养生滋补老火汤!为啥广东人独爱喝汤?原因很简单,广东地区气候湿热,容易上火,长久居此地容易“湿气重”导致身体不适,喝中药又太苦,于是聪明的广东人就潜心钻研中药,结合中医药理的食补良方,慢慢地研发出各种美味、随季节转换而改变的的老火汤。
广东人喝汤也讲究,“饭前喝汤,苗条健康”,先上汤,后上菜,几乎成为广东宴席的固定顺序。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道润滑一下,有利于食物稀释和搅拌,促进消化、吸收。另外,饭前喝汤可增强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中枢,降低人的食欲,避免因吃得过多而造成营养过剩。下面就来介绍几款广东人常喝的养生滋补老火汤吧。
这是一款很适合夏天饮用的汤水,冬瓜有消暑的作用,薏米赤小豆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非常适合夏季及体内湿气较重的人食用,都说广东人很聪明,研发出老火靓汤,食补更胜于药补。
这款汤在广东几乎人人都会煲,胡萝卜玉米信手拈来,猪骨要先放滚水里烫一下去血水,再加上蜜枣(汤水煲好会变清甜)和姜片(去腥提味),耐心等上两个钟,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老火靓汤就做好了,胡萝卜有清肝明目作用,玉米煲烂了会变软特别适合小朋友吃。
这是一款适合秋季饮用的汤水,北杏仁偏苦有祛痰宁咳、润肠作用,南杏仁偏甜润肺平喘,两者综合相得益彰。广东人讲究“以形补形”猪肺虽然是猪内脏,但在广东人眼里绝对是煲汤的“香馍馍”上等的煲汤食材。
霸王花是什么花?花花草草也可以煲汤?霸王花是一种攀缘草本植物,用它煲汤具有清心润肺、清暑解热、除痰止咳、滋补养颜的作用,汤水香甜绵滑,别有一番风味。对辅助治疗脑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肺结核、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腮腺炎等有明显疗效。可别小看这朵花,养生必备啊!
粉葛鲮鱼汤清心火,鲮鱼肉嫩细滑,汤汁鲜美清甜。粉葛鲮鱼汤中加入赤小豆一起煲汤,能增加利水除湿的功效,尤适合春季饮用。处于烦躁状态的你,不妨喝上一碗粉葛鲮鱼汤,去去热气,带上新的自己重新出发。
五指毛桃是广东人常用的煲汤材料,有行气、祛湿的功效,配以有补益作用的鸡肉一起入汤,具有淡淡的椰香味道,让人垂涎三尺。是广东人必喝的一道汤,凡是来到广东,一定要尝尝这道经典的广府汤。
久咳不愈,建议来一碗川贝母蜜枣瘦肉汤,川贝母是一味名贵中药材。适用于外感风热咳嗽、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等症状。在广东煲汤的食材除了猪骨,四季养生。上好的瘦肉也是煲汤的好料,瘦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热量大,蛋白质,脂肪丰富,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长肌肉,润皮肤的作用。
冬虫夏草是一种生长在西北大草原的名贵中药,形态奇特,味甘、性平,补肺益肾,与水鸭配伍,具有补虚养阴之效,并且“补而不燥”。由于冬虫夏草价格昂贵,很多广东人煲汤都用虫草花代替,对冬虫夏草迷恋程度可见一斑。
鸡骨草是产于华南的一种野生植物,具有清热利湿、益胃健脾的功能,猪横脷就是猪的胰脏,具有健脾胃,助消化,养肺润燥功效,鸡骨草煲猪横脷比较适合春夏潮湿季节食用,因为这样的季节,人们很容易出现上火,风湿骨痛等问题,这一道鸡骨草煲猪横脷就是最营养健康,有效解决这些不适的问题美味食物。
冬天来一碗花旗参炖乌鸡既滋补又祛寒,花旗参有清热、解毒、补心益气的功效,乌鸡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普通鸡肉,具有补血补肾的功效,花旗参和乌鸡两者合而为汤,补而不燥,能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煲汤时间太长,会导致食材营养素破坏,蛋白质变性厉害,维生素损失多。另外,有调查表明:广东人慢性肾病的高发率可能与常喝“老火靓汤”的生活习惯有关,久炖的汤中,嘌呤含量很高,经肝脏代谢后会产生大量的尿酸,很容易引发肾病等慢性疾病。专家建议,煲煮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为宜。
经水煮后肉类中脂溶性的香味物质随脂肪进入汤里,水溶性的香味物质和鲜味的氨基酸也带给汤浓浓的香味,但香味浓并不代表着营养全在汤里。汤里营养其实很少,大部分蛋白质仍留在“肉渣”中,如果喝汤不吃肉等于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所以为了营养完整,喝汤最好连汤渣一起吃掉。如果觉得汤渣的口感不好,与其扔掉浪费,不如开动脑筋做成新菜。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l/1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