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吃这三种鱼,补肝又益肾春夏之交,水暖鱼肥,此时不但是鱼类产量最高的时候,也是营养最丰富的时候,口感也最为鲜嫩可口。中医认为,每种鱼都有自身侧重的养生功效,暮春时节不妨尝试以下三种鱼。
鳜鱼数百年来独占“春令时鲜”的榜首,这是因为鳜鱼肉质细嫩丰满,无胆少刺,为春季淡水鱼之上品。《本草纲目》记载其肉“可补虚劳,健脾胃,益气力”,适宜体质衰弱,饮食不香的人食用。现代营养学表明,鳜鱼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适合儿童、老人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鳜鱼肉的热量不高,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想美容又怕胖的女士也是极佳选择。
北宋药学著作《嘉佑本草》中记载鲈鱼能“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足见鲈鱼的补益作用有多广泛。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鲈鱼肉质白嫩,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
春末夏初的草鱼是淡水鱼中最物美价廉的鱼类之一。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好食物。草鱼还含有丰富的硒元素,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开胃、滋补。清代《医林纂要》中记载草鱼能“其头蒸食尤良。”读者不妨也试试蒸食草鱼头的做法。
喜欢吃鱼的人很多,但如何烧好鱼,同时兼顾营养和味道,大有讲究。有营养专家做了实验,说是鱼的作法最健康的是烤鱼,然后依次是清蒸,水煮,红烧,油炸。不过如何能保住最多的营养呢,这里就给您介绍4个方法。
蒸鱼时先将锅内水烧开,然后将鱼放入锅里隔水蒸,切忌用冷水蒸,这是因为鱼在突遇高温时,外部组织凝固,可锁住内部鲜汁。如果有条件的话,蒸前最好在鱼身上放一些鸡油或猪油,可使鱼肉更加滑嫩。
长时间放在冰箱里的鱼拿出来煮时,可适当在汤中放些鲜奶,以增加鱼的鲜味。但必须注意的是,解冻鱼也要烹饪得法才不会使其营养流失掉。一般情况下,鱼从冰箱里取出后,先放在置有少许盐的容器中解冻,目的在于冻鱼肉中的蛋白质遇盐会慢慢凝固,防止其进一步从细胞中溢出而失去营养。
鱼肉中所含的Ω-3脂肪酸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鱼的吃法虽然多种多样,清蒸、红烧、煎、炸等,但专家建议最好使用最能保留鱼中脂肪酸的烹调方法。清蒸法最好,不会严重地破坏Ω-3脂肪酸,而红烧、煎、炸等方法虽然吃起来口感比清蒸的好,但会导致Ω-3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被严重破坏,使脂肪含量上升,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好啦,对于初夏吃哪几种鱼以及如何让鱼做的更加美味,已经介绍完啦,下面亲爱们的朋友们就多多动手,为自己的家人做上一桌既美味又养肝补肾的美食吧。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l/6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