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气候特征,冬天上火,食疗菜谱冬季属水祛肾火。冬季为每年的最后一个季节,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冬季养生应注意温肾壮阳、滋补肾阴。
冬季是一年中第四个季节,为四季之一。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寒冷干燥的西北或东北季风最先到达中国北方,很快就向南推进到江淮流域及以南地区,在冬季风影响下,大部分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昼夜温差大,万物进入冬眠期。北方更为突出。最显著的特点是一次又一次冷空气的活动过程,随之而来的是较大的降温、大风和雨雪,这些天气变化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不少隐患。
中医理论认为,肾对应五行中的水,是水脏,对应的季节是冬季。而冬季为水运,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寒与肾相应,一方面寒邪易耗伤肾的阳气。另一方面,因气候寒冷,寒气闭遏于体外,又易导致体内阳气郁滞,形成火热。冬季肾气正旺,应以调养肾气为主。肾火多为阴虚火旺的虚证。虚火是表面有火,但其内在的阴精不足。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如果阴阳失调,便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冬季“交九”之后,阴盛极,阳始生,体之阴阳根之于肾,因此数九寒天的摄生重在调摄肾之阴阳。《饮膳正要》指出,“冬天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冬季应适当增加温肾壮阳、滋补肾阴的食品。
当肾阴亏欠,形成虚火时,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赤颧红;耳鸣耳聋;骨蒸潮热盗汗;头发脱落;牙齿松动或疼痛,尤其夜间疼得厉害但牙龈不肿,或有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舌红无苔;失眠;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健忘少寐;尿路感染,小便黄如茶;形体消瘦;腰腿酸痛或胫骨痛、足跟痛及遗精等、性欲妄动症状。
当下焦有火(下焦指肝、肾、膀胱、大小肠部位)时,可导致大便干,小便少且黄赤,浑浊有味,阴部时痒,妇女白带多,甚至带黄。
冬季人体易肾火过旺,无形中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脏并遗尿、尿失禁、水肿、阳痿等疾玻同时,还会伴有骨质疏松症。由于人体的免疫力降低,又会引发其他方面的疾病,因肾虚火旺导致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③骨关节疾玻冬季环境湿冷,尤其是中国南方更加湿冷,腰椎、脊椎、膝关节、髋关节等骨关节炎极易复发。
④皮肤玻冬季寒冷,使得血管收缩,表皮血液循环减弱,对皮肤的营养供给相对减少,同时由于冬季湿度孝气压高、风大等,皮肤经常会变得粗糙,皮肤瘙痒症时有发生。
同时肾阴虚者应忌食生萝卜、生菜瓜、生黄瓜、生地瓜、西瓜、甜瓜、洋葱、辣椒、芥菜、丁香、茴香、胡椒、薄荷、莼菜、盐、白酒及香烟等。
自汗表现为白天不活动无故出汗、动则汗出更多,多属于气虚不固,患者还会出现易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苔薄白等症状;盗汗表现为夜间入睡后自觉汗出,醒后汗自止,多属于阴虚内热,患者还会出现手足心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等症状。
自汗者应忌吃破气耗气、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的食物,如苦瓜、菜瓜、海带、鸭、黑鱼、鱿鱼等。
冬季应注意科学合理地饮食,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调整人体内分泌活动,从而起到有效防肾火并达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冬季宜多吃些温性、热性可温补肾阳的食物,对机体进行适当的调理。这些食物主要包括:粳米、籼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羊肉、牛肉、鸡肉、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橘子、椰子、菠萝、荔枝、桂圆等。此外,还可吃些炖母鸡、精瘦肉、蹄筋、牛奶、豆浆等食物,以增强体质。〔多补充富含蛋氨酸、无机盐及钙的食物〕
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和无机盐较多的食物,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芝麻、葵花子、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等食物中富含蛋氨酸;另外,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食物富含无机盐。此外,多补充钙也可提高机体御寒性。含钙较多的食物包括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等。
冬季气候寒冷,应注意增加热能的供给,多吃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热源食物,特别宜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冬季饮食中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发生。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中富含维生素B2;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红心红薯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中。
做法:1.白萝卜洗净,切成片,焯水,捞出过凉;猪肉洗净,切片,用料酒、盐、淀粉腌渍。2.锅置火上,倒油烧热,放姜丝、葱丝爆香,放入猪肉片炒至断生,放入白萝卜片翻炒。3.待萝卜片熟后,加入盐、味精调味即可。
保健功效: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功效,与肉片一起炒食,补而不腻。
做法:1.牛蒡去皮洗净,斜切成厚片。2.鸡洗净剁成大块,用沸水焯一下捞出,冲净浮沫。3.锅内加适量水,放入鸡块,煮沸后加入料酒、盐、茴香、陈皮、花椒、大料、葱段、姜片,炖煮20分钟加牛蒡片转小火炖至肉熟,撒鸡精、胡椒粉即可。
保健功效:牛蒡中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与鸡肉同食,不仅滋补,还有预防中风的功效。
做法:1.羊腿肉洗净切片,入沸水锅中焯烫一下捞出备用;生姜、当归均洗净切成小片。2.锅中加水,下入羊肉片、当归片、生姜片,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炖15分钟,加盐、味精调味,淋香油出锅即可。
做法:1.藕去皮,洗净,切厚片;陈皮洗净;黑枣洗净,去核;腐竹泡软切段;黑豆洗净,入干锅中炒至豆壳裂开。2.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煮沸,放藕片、黑枣、黑豆、陈皮、姜片,大火煮沸改小火煮2小时,下腐竹段稍煮,加盐调味。
保健功效:莲藕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黑豆能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两者一起煮汤,补而不燥,且能使脸色红润有光泽。
做法:1.大米、糯米、核桃仁、杏仁、花生仁均洗净;净锅置火上加热,将黑芝麻放入干锅炒熟备用。2.锅中放适量清水,加入大米、糯米共同熬煮20分钟;转小火,放入剩余材料再煮20分钟,加白糖调味即可。
保健功效:此粥用料丰富,营养均衡,其中的核桃仁、花生仁都有健脑益智的作用,适合冬季补肾解疲。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l/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