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食疗养生 >

今日处暑,暑气止,喝个“土气粥”送暑

  处暑(8月22日-8月24日)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处暑过后也常遇“秋老虎”,持续日数约一周至半月,甚至更长时间。在民间,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此时艾灸可使腹内寒气消散,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艾灸合谷可强肺抗邪,预防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处暑过,暑气止。炎暑的大门关闭,紧接着后天就出伏了。也就是说,夏日强悍的伏天和暑气一起在这两天枯竭了。今年金气第一次战胜火气。

  所以,脾胃一旦调理不好就入秋,很容易湿气郁结在内,加上接下来的天地之气非阴即寒,想再调理就难了。

  它们还会随着你的心情变化,与你的心同气相求。比如,哪天心一急,会觉得又热又燥;而一听到什么沮丧的消息,又会觉得秋意寒凉……

  这是气运从夏到秋转变所必经的阶段,而主管这一转变的,是运筹帷幄的中土之官——脾。脾居中焦,能升降气机而通上达下,升左降右,不断将水谷精微输送至脏腑经络起到滋养作用,恰似于土能生化万物、长养万物一样。饮食搭配

  所以,在这错乱的季节转换时刻,照顾好脾的功能,就基本上能万事大吉了,这段时间比较重要的宣降肺气、运化营养滋养五脏……它都会帮你做好。

  好消息是终于有一点点秋凉了,一夏无病三分虚,是时候小补回来了。但还不能贴秋膘大补肉食,因为秋天的前半部分湿气还比较重,尤其是南方地区湿热交加,如果在这时候吃一些热量高油腻的东西,脾胃很难消化吸收。

  五行中“土气”很旺的一碗家常粥,最适合处暑天。而且它真的很香啊,一到处暑这就是我们家早餐了。

  材料:小米、绿豆适量、南瓜,百合20克、马蹄(荸荠)5个。(小编煮多次的经验是:北方暑气小,燥气渐起,生活在北方的人小米、百合、马蹄稍多些,绿豆少些;南方湿热依然重,生活在南方的人绿豆稍多些,其他少些。)

  做法:将绿豆、百合洗干净,提前浸泡半小时,百合、绿豆先煮,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煮20分钟后放入南瓜、小米、马蹄同煮,30分钟左右绿豆、南瓜、小米软烂即可。

  黄色食物得“土气”最旺,养脾健胃。这个粥里就用了小米、南瓜,小米是旧时给病人、产妇吃的,就是因为它最补虚;南瓜有排毒护胃的功效,补中益气。

  百合补金气、润肺气,定魂魄。是金秋要常备的重点食材,特别是秋天容易情绪低落,今日处暑,暑气止,喝个“土气粥”送暑“悲秋”的人,可以通过固金气,让精神内守。

  马蹄,就是荸荠,因为养阴润燥的效果特别好,被称为“地下雪梨”。秋天感觉嗓子干、喝水不解渴的时候吃几颗,热气立消,人会马上就得到滋润,特别舒服。

  绿豆不可少,和诸食材一起温和清暑,处暑期间每天来一碗,不挑体质,是很好的脾胃滋补品,脾胃为后天之本,它一强,五脏六腑都跟着强了,气色、精神也都会好起来。

  取散坐或盘坐位,转头向左侧上方用力牵引,再缓缓转向右侧上方用力牵引;同时双手空心拳,反向后腰背捶打。

  三、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潮热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四、防病提示:在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初起应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五、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l/76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