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年历》显示,1月5日11时56分将迎来“小寒”节气。碰巧的是,这一天也是腊八节,俗称“腊八”。
作为对寒冬的记时方法,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9天,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9天至27天称为“三九”。今年1月8日进入“三九”,恰在小寒节气内,所以今年的小寒将会是最冷的时节。
腊八节各地有很多习俗,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做腊八蒜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摩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和最寒冷的节气相遇,注定要和往年有所不同,不再是只喝腊八粥那么简单了。那今年应该怎么吃呢?老中医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懂得搭配进补,今年的小寒会过得更健康!
中国人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喝腊八粥好处实在多,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说,腊八粥是一种非常健康有益的食物,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但能够驱走身体的寒气,而且对很多疾病也有预防保健的作用。
针对中青年,营养专家表示,中青年人由于工作量、活动量大,对能量要求高。在腊八粥中不妨多放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类,也可适当放些栗子、莲子等既富含淀粉又有一定保健作用的坚果。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腊八粥软烂易消化,加上粗细搭配,运动养生,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预防便秘。孩子喝腊八粥时,原料可以丰富一些、种类广泛一些。适当地摄取粗粮,对日后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极为积极的作用。
腊八粥营养丰富,各种杂粮搭配,熬煮得十分甜糯软滑,有咸甜两种口味。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味的腊八粥怎么做:
原料:花生40克,黄豆40克,薏仁40克,红豆40克,红枣6--8个,莲子15克,桂圆肉30克,糖1/2杯,水10杯
3、糯米洗净加入红枣煮约25分钟,将煮熟之豆子及桂圆一起加入熬煮约20分钟,入糖煮开可熄火。
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若要降血压,煮粥加荷叶;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随息居饮食谱》谓: 鸡肉补虚,暖胃,强筋骨,活血。所以我们推荐大家在小寒时节配上一只鸡来进补。这个方子灵感来自客家娘酒鸡,传统客家人给月子里的妇女补身子的吃食,能驱寒保暖,活血祛瘀,普通人也可以借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吃了!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可适合喝点黄酒祛寒湿,吃糯米固肾气,但好多人吃糯米饭不好消化,所以我们推荐糯米酒酿做了这个驱寒固肾的食疗方,还能补血活血祛淤。
2、姜切成米粒大小,炒锅中放少许油,烧热后把姜炒一炒,盛出备用;(这里姜用得较多,为防止太过辛散,要先把姜炒熟)
3、把炒姜剩下的油烧热,鸡倒进去,鸡肉炒变色后倒入米酒,烧开,把所有东西转到砂锅中,根据情况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
浓浓的酒香、肉香扑鼻,其实经过长时间的煮,酒精已经挥发完了,剩下的只有温润。喝一碗,从头暖到脚。用半只鸡煮的,出汤3-4碗,尤其适合冬天气血虚的人喝~
舌红少苔,平时怕热、多汗、脸上长火痘,手足心热的人,以及感冒,发热、咽喉疼痛者,不宜吃酒酿鸡。感冒、孕期也不要吃。
“小寒”撞上“腊八”,难得一遇。为家人准备一份腊八粥和一道糯米酒酿,祝愿大家这个冬天都能健健康康,今冬做好防备,来年全年无病痛!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小寒”撞上“腊八”,可不是喝粥那么简单了!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l/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