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紫苏子炒爆花,苦杏仁去皮、尖,生姜捣烂,粳米淘洗净。先把紫苏子、苦杏仁捣碎与生姜混合,待粳米煮至七成熟时插入,再略煮一会儿,至熟烂成粥时加冰糖少许。
功效:紫苏子味辛,性温,善解表散寒理气,对气喘咳嗽有必定作用;杏仁味苦,性温,可祛痰止咳平喘;生姜味辛,可解表散寒。中医认为三者一起使用可起到散寒邪、止咳嗽、平哮喘作用。
制法:将白果去壳、衣,打碎,甜杏仁洗净打碎,与白果放在一起,加黄酒湿润备用。猪肺洗净后,将白果仁、甜杏仁塞入气管内,将气管扎紧,哮喘易突然发病,3款汤品轻松缓解症状放入沙锅,加黄酒、盐,炖至熟烂,切片食用,逐日2~3次,可供6次食用。
功效:白果味甘、苦、涩,性平,可敛肺气,定喘嗽;甜杏仁可止咳下气;猪肺味甘,性平,入肺经,《本草纲目》称之为补肺气止咳的佳品。中医专家建议三者搭配,可加强补肺通气、定喘宁咳、灭菌消痰之功效,对于久病肺虚喘咳有必定疗效。
功效:核桃仁味甘,性温,可敛肺定喘;白果味甘、苦、涩,性平,可敛肺平喘止嗽,与解表散寒之生姜同用,共奏温肺定喘之效。
“吃什么补什么,喝骨头汤补钙”,但事实并非如此。骨头中的钙能溶解在汤里的量很低,10千克排骨熬成猪骨汤中的钙量还不足150毫克。曾经有人检测过,一碗骨头汤大约含有2~3毫克钙。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钙计算,估计需要300—400碗骨头汤才可以满足人体钙的需要。
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肉汤的鲜味往往超过了肉的鲜味,人们由此而误认为肉的精华都跑到肉汤里去了,汤的营养比肉好。其实,老火汤的鲜味,是因为经水煮后肉类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溶于汤内,但食物中的大部分蛋白质仍呈凝固状态留在肉里,而非溶于水中。煲两个小时以上的汤中,蛋白质含量也仅为肉中的5%左右,还有95%的营养成分留在“肉渣”中。因此,只喝汤不吃肉,只是满足了口感而已,而大量的营养成分还是在肉渣里。
“汤越靓,营养越高”,其实并非如此。猪骨、鸡肉、鸭肉等肉类食品经水煮后,能释放出肌肽、嘌呤碱和氨基酸等物质,这些总称为“含氮浸出物”。很显然,越美味的汤,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越多,而长期摄入过多的“嘌呤”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后者是引起痛风病的罪魁祸首。食疗配方。并非人人都能喝这些美味的老火汤,像痛风病人、糖尿病患者,因为嘌呤等含氮浸出物都要经过肝脏的加工而变成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因而过多的“嘌呤”加重肝和肾脏的负担。汤的鲜美还与汤中浸出的油脂和糖分有关,这些都不利于糖尿病病情控制。
广东人有煲“老火汤”的习惯,认为汤煲得越久越够火候,营养也越好。所以,“老火汤”往往一煲就几个小时。其实,经过长时间的煲煮,许多营养素还遭到破坏,煲的时间越长,蛋白质变性越厉害,维生素被破坏得越多。老火汤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只能说比白开水多一点点营养。因此,煲老火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两小时以内为宜。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l/9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