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运动养生 >

肥胖分类标准

  辨别标准:腰臀比例=腰围÷臀围。男士腰臀比例>0.9,女士腰臀比例>0.85,即皮下脂肪过多。

  1.2、局部肥胖:身体某一部分脂肪蓄积过多而发生的肥胖,有时可以表现为体重增加,但一眼望去全身肥胖的程度显然没有局部表现得那么明显。

  2.1、中医养生,产后肥胖:因怀孕期大量集中补充营养以及产后内分泌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肥胖。据统计70%的孕妇产后体重普遍会增加 10-20斤。

  辨别标准: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饮食过多而活动过少,进食量及次数较多。

  3.1、腹部型肥胖:腹部型肥胖又称为中心型肥胖、男性型肥胖、内脏型肥胖、苹果形肥胖,特征是脂肪主要积聚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内,四肢则相对较为细瘦,腰围和臀围比值明显增大。

  3.2、臀部型肥胖:臀部型肥胖又称外周型肥胖、女性型肥胖或梨形肥胖,脂肪主要积聚在臀部以及大腿部,以女性多见。

  1、心理表现:由于社会习俗认为肥胖不美,甚至有人拿肥胖者开心,所以肥胖者往往对自己的肥胖存在悲观认识,甚至产生自我厌弃的感觉,因而可以导致焦虑、抑郁、负疚感等等不良心态,甚至产生对他人的敌意。有些肥胖者的心理负担可能表现为某些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失眠等等,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神经或者身体上的毛病。

  3、并发症的表现:不同的并发症各有其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糖尿病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以及体力和体重的下降。有高血压则自觉头痛、眩晕、心慌等。有痛风则感到关节,特别是足部关节疼痛等等。由前面的问答可以看出,肥胖引起的并发症可以遍布全身各处,所以,肥胖者一旦出现了什么不舒服,就应该警惕并发症的出现,及时就医。

  对于男性来说标准体重等于身高减去105,女性为身高减去107.5。一般认为在标准体重上浮10%为超重,20%~30%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这个判断方法由于是经验得出的,所以用起来相当简单,效果也很不错。但由于单纯的体重测量并不能充分反映体内的脂肪含量,所以并不全面。

  BMI指数方便实用,该指标考虑了身高和体重两个因素,常用来对成人体重过低、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且不受性别影响。但是BMI只能用于估算成人,由于存在误差,所以BMI只能作为评估个人体重和健康状况的多项标准之一。

  这个方法可能是目前认可度最高的方法之一了。由于人体的肥胖主要是指脂肪比例过高,所以体脂率就非常直截了当了。但是体脂率的测量比较困难,需要专业的仪器。肥胖分类标准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yd/475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