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来临当心中暑 重症性中暑症是一种什么病?重症中暑症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份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纳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暴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份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衰等。
健康提醒:如高温下发生有人发生中暑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抬放至通风阴凉处,浇凉水以降低昏迷者的体温,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健康养生,高烧40℃左右持续不下的要马上送至有经验的医院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7月23日5时41分,带来滚滚热浪的大暑节气正式登场。专家提示说,大暑节气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公众要当心中暑,小心防晒。
专家说,每年阳历的7月22日或23日,太阳达到黄经120度时,即为大暑节气,它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夏至以后,经过三个“庚日”就入伏了。今年7月18日初伏开始,因此交大暑节气的时候已经“进伏”,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因此叫“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热死泥鳅”“大暑到,暑气到”等谚语。
大暑时节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极端的热”。这样的天气会给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各方面带来很多影响。
大暑时节,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要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出汗多了,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适当喝一点盐水;不要在电风扇或开着的空调下面睡觉,以免患空调病和热伤风;食物宜清淡、易消化,少吃冷饮。
午后最热的时候,人们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出门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随身携带防暑药物等。
夏季防暑降温要吃6种食物
材料:鲜扁豆花、鲜荷叶、鲜玫瑰花各20克。
作法:先将荷叶切成细丝,与扁豆花、玫瑰花置入容器内,加水500毫升,煎成浓汁,加适量冰糖。
作法:鲜藿香叶20克,煎汤加白糖,每天服3至4次;或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藿香汁煮沸,即成藿香叶粥,适量服用。
材料:鲜荷叶1张,鲜冬瓜500克;油、盐适量。
作法:将荷叶洗净、剪碎;冬瓜连皮、切块,然后同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煲汤,熟后加油、盐调味,喝汤食冬瓜。
材料:海带50克,绿豆100克,冬瓜500克,红糖适量。
作法:将海带洗净、浸透、切块,冬瓜洗净、去皮、切块,然后同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煲至熟烂后加入红糖,再煲片刻即成。
材料:冬瓜500克,薏米50克,鸭1只,油、盐、味精适量。
作法:冬瓜去皮、切块,鸭洗净、切块,然后与薏米同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煲熟,然后调味食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j/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