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长寿,吃兔肉” !兔肉的营养价值介绍!日常吃些兔肉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因为兔肉的功效与作用相当给力,那你知道兔肉都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日常想要吃兔肉的话,有哪些兔肉的做法可以学下,不妨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中医认为,兔肉性凉,味甘,入脾、胃、大肠经,功效主治补中益气,可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减少疲乏无力;养阴润燥,可治疗阴血不足所致的消渴、多饮、大便秘结、体形消瘦;清热凉血,可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便血等病症。
兔肉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卵磷脂,每100g兔肉中含1652mg是人脑组织细胞发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常吃兔肉,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也有利于防止老年痴呆症。
兔肉中的脂肪含量不到2.1%,低于瘦猪肉(6.5%)、牛肉(6%)、羊肉(7.7%)、鸡肉(75%);兔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到0.1%,低于牛羊肉(0.3%)、鸡肉(0.4%),因此常吃兔肉不容易发胖。兔肉富含B族维生素,特别是烟酸含量高,不但能促进营养素的转化与合成,也能消除皮炎,防止皮肤粗糙,使肌肤细嫩光滑。
胆固醇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和稀碱,不能皂化,在胆道中沉积容易形成胆结石,在血管壁上沉积容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并容易导致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而兔肉中的胆固醇含量仅为0.05%,低于鸡肉(0.09%)、牛肉(0.14%)、猪肉(0.15%)。因此,兔肉是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患者的理想食品。
肉肌纤维细嫩,味道鲜美,烹调时熟得快,食后消化快,容易吸收。人体对兔肉的消化率为85%,高于猪肉(75%)、牛肉(55%)、鸡肉(50%),特别适于患者在患病期间和康复期间食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体力,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患者和体弱多病者的理想滋补食品。
材料:兔肉1000克,小葱200克,姜10克,酱油20克,盐10克,白砂糖10克,料酒15克,植物油25克,味精3克。
1、将兔子宰杀,去尽内脏,剥皮去头脚,洗净切块,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除去血水,控干水,放入盆内,用葱姜汁,黄酒,盐,硝水腌渍1小时。
3、炒锅洗净上火烧热,下少许油,小葱下锅,煸出香味,放姜片,黄酒,酱油,白糖,下兔肉及适量清水加热,烧沸去除浮沫,改用中小火焖煮,烧至兔肉熟透酥软,葱香入味后,放味精,收浓卤汁,起锅装盘,冷却后食用。
材料:兔子500克,青椒100克,干辣椒30克,花椒10克,豆鼓,料酒,姜蒜颗粒,老抽,味精。
2、热油锅放入兔子肉炒,炒至没有水份时,出油就可以放姜蒜颗粒、花椒、豆鼓、老抽、一起炒香后,再放青红辣椒一起翻炒至熟,起锅时放鸡精即可。
3、锅烧花椒油,下姜蒜片煸出香味,接着下兔肉爆炒(兔肉很嫩的,另外还加了淀粉,不用担心肉会老,很容易就熟了)。
健康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关注健康养生,百病不生,分享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最有用的养生小知识大全。
本文由网络采集而来,不保证其真实性,不代表养生小知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changshi.cn/a/sl/7369.html